存档

文章标签 ‘道家’

道家和婆罗门的癫狂状态

2011年3月15日 没有评论

就像花朵和花托一样,婆罗门和道家神秘主义思想总是被原始主义所包围。在原始神秘主义中,忘我的癫狂(Ekstase)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比如电视中曾出现过的画面,游牧民族的萨满巫师们口吐白沫,进入一种极度癫狂的状态。魔法师,萨满巫师和医师都知道哪种有时候是通过某种植物的汁液,有的时候是通过自我的催眠让人达到忘我的癫狂状态的方法。今天的原始部落很多属于那些魔法圈子里的人还不断使用这种方法以达到癫狂的状态。在中国某些地区,还流行着跳神通灵的说法,我小时候就听说过很多神乎其神的通灵者。据说他们在做完法术后,会相当的辛苦。这可能是一种从身体的极度癫狂状态慢慢恢复的现象。至于让很多人深信不已的判断人的年龄,我觉得可能是通灵者根据他人的外貌和语言,先评估这位信徒或有求者的基本年龄和家庭背景,然后在根据经验评估出需要预测的年龄范围。经历越多,预测就越准确。还有一种情况,有人或许不知道生辰八字实际上就已经透露出年龄信息,当通灵者熟练计算评估出结果后,就极为深信不已。这其实是信者缺乏常识的表现。

癫狂状态的体验对于原始人的思想是一次深刻的洗礼。他们完全被震撼了,他们的思想为之而倾倒。他们的世界观的形成不再是依据经验可以达到的有关世界的知识,而是建筑在一种神秘灵魂出窍的忘我境界之中。体验癫狂状态的意义在他们看来是对存在的真实本质的显现。这对于原始人来说,是他们一切思考的出发点。在现代,有些人沉溺于吸毒或酗酒,除了某些生理上的依赖外,也可能是在那种癫狂的状态中无法自拔。精神一旦超越了平时的世界观,他们觉得自己看到更为真实的本质,这种精神上的“超越”使得他们感觉从现实生活中得到“解脱”。而一切都只是与现实严重脱节的,走向自我毁灭的幻象。这个和原始社会神秘主义祈求超越和控制自然是两码事。

由于原始人认识到一种不是在感性世界中,而是在超感性世界中体验自身的状态,所以他们坚信,感性世界只是一个更高的存在方式的无关紧要的现象,而他们自己在这种更高的存在方式中早已经存在了。在那样的状态中,他们还体会到极乐的境界,不再是不安的,而是处在极度平静和无欲无求的状态中。所以原始人觉得超越了现实社会,而不愿意和现实世界有什么关系。最原始的神秘主义是受魔法仪式的信仰所控制的,而不那么原始的神秘主义思想是体验忘我的癫狂所决定的。体验忘我的癫狂状态是一切神秘主义的来源。它是一种用内心去观察,闭上眼睛去观察的认识的世界的方式开始的。神秘主义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本意就是闭上眼睛。为了弄明白人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必须弄清楚这个奇怪的现象:从这种忘我的癫狂体验中是怎么产生出一种后来不断发展的思想?

由于有了这种癫狂的体验,所以从一开始就在自然之外有了非自然的思想,在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之外有了对它们的否定。《奥义书》中就记载了婆罗门神秘主义是以癫狂状态的体验为前提的。其中不断地将忘记现实世界的状态评价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状态。在《奥义书》时代,婆罗门神秘主义已经高度精神化了,并且把与婆罗门合为一体看成是思想的结果。但书中仍然认为,人要在忘我的癫狂状态中不断重新体验与婆罗门合为一体的状态。我认为这种不断的重新体验,反而是让人的心灵和精神的一种限制,使其日益狭隘。人即使不睁开眼睛观察,他的思想也是受到当时的环境及各种因素影响的,不可能有绝对超越或忽略这些因素的境界。如果真的有,那么估计是无法从癫狂中恢复过来的。在《奥义书》中给出详细的指南,告诉人们如何去练习那种通往癫狂状态的,将意念集中去超越感性之物(瑜伽)的方法。在这种专心致志集中意念当中,重要的是不断重复一个神圣的声音“Om”。瑜伽或者说瑜伽修习者这两个词是来源于同一个词根,在拉丁语中是iungo,在德语中是指给牛架的轭。它意味着瑜伽修习者通过练习它可以和超感性之物取得联系。直到今天,在婆罗门神秘主义中,忘我的癫狂仍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老子及其后来的道家神秘主义中,忘我的癫狂的重要性已经比婆罗门神秘主义当中的减弱了。不过在道家思想中明确表达了它是受到体验忘我的癫狂而产生的一种思想,所以道家还会提到这种癫狂的状态。比如庄子记录这样的故事:孔子在拜访老子的时候,就发现他处在一种极度兴奋,仿佛忘记现实世界的状态中(《庄子天运》中写到孔子两次拜见老子,第一次回去三天不说话,第二次回去三个月不出门)。此外还出现这样的地方,庄子将人集中一切思想于道之上的沉醉的状态描述为一种存在于身体之外的,一种源于无意识的状态。然而在老子及其后来者的神秘主义中,更多的是对忘我癫狂状态的回忆,而不是直接去体验这种状态。

与婆罗门教中人去联系意念集中而试图进入癫狂状态不同的是,老子及其后来者那里,意念集中已经取代了癫狂的地位。与道合为一体的境界在他们那里是通过完全把思想集中在道上体验的,因此忘我的癫狂状态失去了意义。道家神秘主义可以不需要癫狂状态,而婆罗门教却一再地依靠癫狂状态体验的原因在于,老子及其后来者的道家神秘主义比后者在精神化上要更进一步。按其历史起源来看,道家神秘主义是由癫狂状态的体验而产生的。但是它已经不需要这种体验,不再需要用它来证成自身。这种思想越深刻,它就能从自己的过去中走出来,向着它的本质的方向发展。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什么鸦片在当时的清朝就能如此盛行?会不会和中国古代的神秘主义也有关系?这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我会专门找个时间来专题分析。

分类: 历史 标签: , ,

道家和婆罗门教神秘主义的亲缘关系

2011年3月12日 没有评论

非常奇怪的是,在印度思想中存在的两大潮流在中国思想中一样存在。以自然的方式看待世界和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文献,比如《易经》(变化之书)《书经》(文献之书)《诗经》(诗歌之书)以及《礼记》(习俗之书)中都有体现。这些文件展示了公元前2000年中国的精神生活。在他们的基础上产生了Konfucius(公元前551年-479年)的学说,即我们所说的孔子。与我们在吠陀赞歌中看到的古印度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思想相比,中国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成熟的,并且有着非常鲜明的伦理学的特征(君臣父子长幼)。这当然和中国至少在吠陀赞歌产生的1000年之前就有非常繁荣的文化有关。另外印度不得不接受一种外来的文字(闪族文字),而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自己的文字。

印度神秘主义中的内容与婆罗门合为一体对应于中国思想中有关与道合为一体的神秘主义。这些见于老子(公元前570年-490年)的《道德经》以及列子和庄子的著作中。和婆罗门神秘主义一样,道家神秘主义也是成熟的思想。从形式上看,它已经和后世任何一种神秘主义哲学一样完善和深刻。道和婆罗门一样,被视为是存在的根本原因。但道并不像婆罗门那样是纯粹的、不变的永恒存在,而是被理解成为在一切现象中起作用的力量。另外,道家的神秘主义也没有像婆罗门教那样走向对生命和世界的否定。他们只在这样的程度上拒绝世界:人不应该影响自然(无为)。

婆罗门教和道家都提倡无为的原则。婆罗门教从对生命和世界的否定出发,而道家选择了一个奇怪的内部充满矛盾的立足点:一方面他们对生命和世界肯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又放弃对客观世界的应有的影响。古印度和古中国思想的又一个共同点在于,它们个中包含的古老思想以不间断的方式延续着。它们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只是按照它们当中本来的因素继续发展着。(道家思想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如果改变,还是不是道家?)伊朗思想的发展由于查拉图斯特拉给予了它一个新的方向而受到影响。同样的,先知们使犹太思想改头换面(基督教/天主教)。在希腊哲学中,人们完全的重新树立一种全新的思想,它与以往的毫无关联。如果一定要谈当下思想发展的状况和原始思想之间还存在关联性的可能,那么就只能在古中国和古印度思想当中找寻了。

在古中国和古印度思想中存在许多让人惊讶的事实。在以自然方式对待世界和以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的出发点的思想之外,两者又都是非自然的思想,又包含了一种遁世的神秘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方法和平共处。那种自然的思想方法是民众的,另外那种非自然的思想方法尽管提出了胜过自然主义思想方法的要求,但仍然只是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可是为什么在这两种思想中会在自然思想旁边产生出非自然的思想,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的世界观下而出现遁世的思想呢?好比一个人教导别人要积极,而自己却同时有着消极逃避的观点。这岂不是很矛盾吗?为什么会在同一个人,同一种思想上出现这样的矛盾?

而且这还是一种非常古怪的遁世思想。希腊思想在它的后期发生了转变,开始背离其原本认为理所当然的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观,因为它失去了证成以及坚持这一观念的信心,并开始怀疑世界。而婆罗门教和道家的神秘主义却是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法遁世。它并没有因为认识到无法证成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的世界观而放弃现实世界,而是寻找了存在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更高层次的高尚存在。他们并没有消极的放弃,走向于现实社会的对抗面,而是希望将精神寄托在一个现实社会之外的“超越层”,这确实也是一种奇特的遁世方式。所以说婆罗门教和道家并不是对现实绝望,而是不想理会现实社会,因为他们对现实世界并不感兴趣。

为什么会产生超越现实世界的高尚存在的思想,并使人们自豪地采取一种弃世的态度呢?如果解释人为什么不愿意去理会现实世界的问题呢?人们也许会想,古中国和古印度思想如此相似的事实和对应的问题一定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然而非常奇怪的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们迄今为止完全没有过去过问它们,从来没有人注意过印度思想和中国思想之间的任何亲缘关系(远远不是西天取经那么简单,而是两种古老文明各自不断发展却有相似结果的现象)。人们只有从它们最基本的立足点出发,才有可能理解婆罗门和道家神秘主义产生和本质,并试图寻找上面矛盾的解释。

人们还一直想把老子的与道合一的神秘主义和婆罗门教徒与婆罗门合为一体的神秘主义思想理解成一种构想出来的哲学体系。但是要弄清楚他们是怎么产生这样的想法以及如何发展到这一地步的,却怎么也不可能。必须要弄清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促使他们放弃了面对现实世界的自然行为,而选择遁世的态度。然后就是关于这种非自然的思想是怎样从他们中间产生出来的,我们就一无所知了(自然产生的吗?)。他们的神秘主义思想从其形式和方法上都给人一种感觉:这不是他们自己创造,这只是对一种已经有了的东西的再发展。并且婆罗门和道家神秘主义之间具有如此奇怪的亲缘性的事实也只能通过猜测两者是从某种共同的早期神秘主义思想发展而来的来解释了。所以,现在的新问题是了解中国和印度古代神秘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