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文章标签 ‘神秘主义’

原始神秘主义的进化

2011年3月18日 没有评论

为什么婆罗门和道在原始的魔法神秘主义时都是力量,但在发展为原存在的过程中却表现得如此相异呢?原因在于,这种转变发生的前提从某方面来说是不一样的。雅利安印度人那里只存在着一个并不发达的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观,而婆罗门教可以战胜这种观念,从而坚持那种从忘我的癫狂状态体验中产生出的关于存在本质的观念,宣扬一种对生命及世界的否定观。在中国,道家思想家们一开始就面对着一种属于古老精神文化的对生命及世界的肯定观,这种观念是由对世界细致的思考而发展起来的,并且去有非常明显的伦理性的特征。所以那种从忘我的癫狂状态体验中产生出的关于存在本质的观念以及对生命及世界的否定观无法完全与之抗衡,因此这两者必须达到某种妥协。在这种对生命及世界的肯定观的影响下,道家神秘主义不可能按照癫狂体验的要求将存在的本质定义为永恒不变的东西,而只能将其理解为具有创造性的、对感性世界施加有意义的影响的存在。对生命及世界的否定观也不得不被放弃。然后来自癫狂体验的思想中有一点在道家思想中得以彰显: 老子和他的后来者都主张无为的基本原则。

理论上,道家神秘主义承认对生命及世界的肯定,然而他们提出这样的关系准则的主张却又是属于对生命和世界的否定观的。他们用这样的方法使对生命及世界的肯定和否定两种观念达成协调统一。无为的原则并不是通过对生命和世界的否定观来形成的,而是通过强调人对世界做出的一定的行为只是外在的,无法与道的神秘的,在内部发生的影响相合拍来证成。中国人的精神不会基于癫狂体验而产生弃世的思想,而是从对现象奥秘的苦心造诣的冥想中产生出高度内在化和精神化的、不再需要作为的、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观,这样也就可以认可了从癫狂体验中产生的无为原则。

婆罗门神秘主义有着统一性,因为它是全然从癫狂体验中来的。因为人在癫狂状态中体验了天国中极乐的快感,一切的不平静和忙碌感都消除了。所以人们理解的婆罗门是纯粹的、不变的存在,并且否定感性世界和他们在其中进行着的存在。道家神秘主义不是以这样的方式从癫狂体验中产生。它是一种不统一的东西,在它之中可以看到一个可以追溯到癫狂体验以及属于对生命和世界的否定观的神秘主义,和一个深刻的对生命及世界的肯定观在相互渗透,相互妥协。一切把这种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和否定观紧张地相互存在的不统一性,理解成是单纯由对存在的思考而形成的尝试都是没有任何出路的。这是一个历史沿革的形成物。

受到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的影响,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老子及其后来者那里癫狂体验失去作用的原因。它必须退到幕后,因为那是一种可以不断唤起对生命和世界否定的思想的体验。由于受到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观的影响,在道家神秘主义思想中并没有禁欲和苦行的要求,而婆罗门主义则提出了以禁食和自我惩罚的方式苦行的要求。

统一性使得婆罗门神秘主义强大,而不统一性使道家神秘主义博大。它们就像是两座教堂,一座是纯哥特式的主教教堂,而另外的一座则既有浪漫派风格,又可见到哥特式的特征。随着婆罗门和道的观念的改变,神秘主义有了新的意义。人们想和力量产生联系,单纯是为了获得超自然的能力,从中不会产生任何有关面对世界以及生命的内容。然而当婆罗门和道成为宇宙的维度、存在的本质得以显现后,与它们合为一体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在此人们和不尽的存在产生了联系。基于人们达到的对存在本质的洞见,人们有了对自身的此在的印象(信仰和思维方式),并决定按照这个来生活。所以说较为发达的神秘主义开始有了一种生命和世界观。所以神秘主义也就不再是特定的那些传承魔法仪式以及不断练习回到癫狂状态的圈内人的东西,它开始向所有的人敞开大门。它成为一条对所有想走的人都敞开的通向生命的真实的道路。

对于到今天还把和婆罗门合为一体,看成是他们独有的能力的婆罗门教徒来说,承认他们的神秘主义成了一个只要具有所需要的认识和沉思的能力的人就可以达到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在《奥义书》中还没有达到承认这一点的程度。意思即为婆罗门教徒认为只有他们才能和婆罗门合为一体,这是他们的使命和特权。而其他的,无论具有怎样的能力,都不可能达到婆罗门合为一体的境界。这种看法比起道教的较为狭隘。在这一点上也说明道家神秘主义要比婆罗门略胜一筹。对于老子和他的后来者来说,一个人只要以正确的方法去努力就一定能够达到掌握道的境界,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已经不再始终认为这只是萨满巫师和魔法师的特权了。早在老子之前,道的修炼就不再是由道教的法师而是由圈外人在进行着了,在他们的思想中,神秘主义得以高度的精神化并由此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内在性,这些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表达。

在原始的神秘主义中产生出了人与一种更高级的存在发生关系的神秘主义思想。在由癫狂体验诱使的思想的影响下,人开始思考存在的本质问题,并产生了存在的一体性的观念,这使得神秘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内容。于是可以理解为什么神秘主义是在人类思想史的春天首先绽放的花朵。在世界的宗教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神秘主义思想了。因为印度和中国的神秘主义脱胎于自然生发出来的原始神秘主义,并在不断地对其精细化中发展出自身,所以它们在很早以前已经发展完善了。

分类: 哲学 标签: ,

婆罗门教和道教与神秘主义的关系

2011年3月14日 没有评论

如果谁还和今天的原始人群生活在一起就知道,对人通过某种仪式可以获得超自然力量的笃信,在他们中间所起的作用。超自然力可以使他们操纵天气,能让树冠弯曲向着地面,能在水面上行走,能穿行于火中,能够不为任何东西,包括不为鬼怪和其他灾害所伤害。婆罗门以及道最初就是这样的至高的力量,通过某种魔法,人们可以和它们产生联系。婆罗门不仅是最高的力量,同时也是在奉献牺牲时一句有着魔力的咒语。婆罗门教士是当中最高级的神职人员,能和婆罗门至高力量产生联系。婆罗门教士并不怎么把奉献牺牲看成是向神灵表达谢意和提出请求的举动,更多的是把它理解成一种魔法的行为。看来人们还是觉得神力在自己身上体现更好,去乞求神仙未必每次都得到肯定的答应。通过这种奉献牺牲的行为,人才可以驾驭神灵之上的超越感性的力量。

婆罗门教士是一些从萨满巫师发展来的神职人员群体,他们拥有最高的魔法,能够获得和神灵一样的力量,所以他们认为,如果他们不实行火祭,太阳就不会升起。在吠陀赞歌中婆罗门教士还没有起作用,这可以理解为他们没有随同第一批入侵者,而是后来才移居到印度的。婆罗门教是随着雅利安人进度印度后,逐步慢慢地完善的,后来融合了民间信仰和佛教称为印度教。婆罗门教的三大主张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之上”。萨满是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在游牧民族中修行的巫医,而雅利安人本身就是游牧民族,所以当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萨满也随着进入印度,并与印度原来的婆罗门思想融合。这些侵略者可能为了保持自己的优越地位,所以对原来的婆罗门教加以改进,使得本族神格化。

“道”本来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制约自然现象变法发展的力量。老子将“道”的观念精神化和深刻化。“道”指在原存在中含有的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它能使世界上一切力量和谐地有意义地相互作用,对于人,它是至高无上的精神,使人能够正确地理解世界并且正确地思维。孔子也使用“道”这个词语。他谈天道和人道。天道是按照世界秩序进行的自然现象的进化,人道则是人按照世界秩序所做的相应的道德的行为。老子把道看成宇宙的一个维度,而孔子只把道当作思想。老子的道概念更为原本。他理解的道是”存在”在自然现象中起作用的原因,这可以追溯到把道理解为力量,并且通过某种仪式可以和它建立联系的原始观念。孔子和他的前人都认为对道的原始信仰是一种迷信,所以他们只接受道的观念作为一种存在的学说。我认为,老子的“道”好比道路的开端和道路形成的规则,而孔子的“道”就指是存在的路面本身和道延伸的方向。

在“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有受最粗陋的魔法观念影响的民间信仰,在中国至今还生机勃勃。如果我们把老子的思想看成是一个由他创立的哲学体系,并且忽视它是由老子以前的原始道的神秘主义发展而来的话,就会很难想象,老子如此精神化的道家神秘主义原来居然和原始的民间信仰是由关联的。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老子的道是从原始社会的神秘主义中发展起来的,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民间迷信的作用。但是人们往往又会陷入不可理解的境地,因为无路是老子的学说还是民间的原始神秘主义信仰都被称为道。后来甚至还是建立在道的观念基础之上的,只是它理解的道不像老子那样是自然现象中至高无上的法则,而是通过魔法和仪式可以获得的力量(比如中国某些农村办白喜事要请道士)。人们一直以为试图这样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民间通俗的道是老子高度精神化的道家神秘主义的一个蜕化,这样一种蜕化的变质是不太好理解和证明的,因为从原始的神秘主义中可以发展出一个更高级的,精神化的神秘主义思想,但是更高级的神秘主义思想又回到了原始魔法的神秘主义,这是不可想象的。此外在老子以后,高低两种道是并存的。,而道家的神秘主义则是从原始的神秘主义发展而来的。高度精神化的道家神秘主义虽然产生于神秘主义,但相对于受魔法观念左右的原始道家神秘主义已经高明了很多。然后让人费解的是,道家思想和道家神秘主义从来就没有分开过。在那些老子和他的后来者特别享有盛誉的时代,原始的道教和它们所推崇的魔法观一样很受民众的青睐。我的理解是这样,老子的道是高度精神化的哲学,这种哲学要去理解需要很大的功夫和精力,而且也不好去证明。然后,通过宗教或仪式的手段,却可以体现出一部分道的主张和理念,为民众所接受,这就出现了上面的由低级到高级,然后高级又回归原始的说法。毕竟,无论哪种哲学,所以知道和支持的人越来越少,那么迟早会消亡。而道教存在几千年至今不衰,说明具有一定的支持者数量。要使得不同层次的支持者都能做到认同,宗教仪式是较好的方式之一。

原始社会的神秘主义

2011年3月13日 没有评论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主义思想呢?它又属于哪个时代呢?如果假设中国和印度雅利安印度思想之间曾经有过直接的联系是件极为或然的事情,那么它们两者共同拥有并且保持下来的东西必然是一种属于原始神秘主义思想的东西。如同我们已经确定但是无法证明的一样,原始人的思想方法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代都是相同的。今天还存在着的原始民族还生活在与他们先民同样的世界观中。史怀哲博士的这段话,我觉得可能是基于他当时对非洲的考察,看到尚且处于原始社会的部落在思想方式和思想范围上有较大的相似性,比如食物和图腾崇拜。这些是原始社会的特征,从反证的观点看,如果某部落突破了这种相似性,那么他就不属于原始社会了,而我们讨论的范围只是原始社会。

印度雅利安和中国思想可以追溯到极为远古的时期,两者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们当中原始的思想成分与其他思想不同,并未被剔除多少,也并未停止继续发展。而且原始思想的成分并不是简单地被保存下来,而是得到了发展。所以这就导致了雅利安印度和中国思想中,在可追溯至远古的自然思想方法外,还存在着由原始神秘主义发展而来的神秘主义思想。意即包括思想和它发展后形成的新思想,两者是同时存在的。

存在一种原始的神秘主义?它是什么样的?原始神秘主义,泛泛地说意味着人们并不像宗教信仰一样(保持和超自然的距离并顶礼膜拜),相反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一种陌生的东西,并试图去接近它。(宗教中人对神是敬畏的,人永远不可能变成神;而在原始神秘主义中,缺少这种敬畏,认为人是可以接近神,变成神,甚至是超越神的。)在高级的神秘主义中,人们认为本身的本质与普遍存在的本质有着一致性。所以他们要通过与永恒的存在的深层次联系来体验自身的存在。人们自身和本质和其他的外物的本质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事一样的?因为我们观察所看到的和经验判断的结果而得出的结论?那么我们观察的方法本身有没有问题,是否开始就存在偏向性和确定性,更不要说屡屡误导我们的经验了。原始社会阶段的人们无法证明这些,他们只能通过神秘主义这种方式来解释原因,并作为自己主张的理论基石。久而久之,真正的基石并不明确,而最开始的楼层却被人们认为就是基石。

原始人,包括今天的那些,不仅相信存在鬼神,还认为存在一种超越这些一切之上的,非人格化的力量,这在宗教学上用一个美拉尼西亚语词汇“超自然力mana”来命名。它并不是指一种支配世界变化发展进程的强力。因为原始人还没有产生存在的总体性的观念,也还没有去面对自然现象变化发展的问题,但他们认为,如果能成功推动这种力量,它就能产生作用。这或许就是原始部落祭祀神灵的原因,希望能推动这种力量的出现。根据原始人的信仰,人如果懂得必须的有效魔法仪式就可以和神力产生关联,从而获得超自然的力量。这种最古来的魔法神秘主义不是公有的精神财富,而是魔法师、萨满巫师以及医生们的秘传,只有这些人才拥有关于具有神奇力量仪式的知识。他们守护自己的秘密,只有他们当中的人才能具有体验和神力合为一体的能力,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仅仅是一种道听途说的东西。所以在今天的原始人当中,能够达到某种超自然能力的魔法仪式仍然是有那些专门属于能够得到秘传法术的圈子的人主持的(祭司)。

这种原始的神秘主义和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像这样的对超自然的设想还不能构成宗教。对于宗教,即使是原始宗教,也需要通过人进入超自然的关系来确定人的思想和行为。这在原始神秘主义中是不存在的。它是以人面对超自然的全然非精神话的行为为前提的。人感觉不到对超自然的敬畏,相反还想能够驱使超自然力量,甚至敢于去拥有超自然的力量。类似于虔诚的东西在原始人那里也是没有的。我是一个至今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说在精神上和原始人有很多类似之处,有些情况下,我确实会自然产生一种希望自己拥有超自然力量的想法。我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更不要谈对人生的虔诚。那种希望变得强大的神秘主义,与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存在的思索(比如宗教)是两码事,前者只是需要获得超自然的能力,而后者则是认识存在的某种世界观。

道家和婆罗门教神秘主义的亲缘关系

2011年3月12日 没有评论

非常奇怪的是,在印度思想中存在的两大潮流在中国思想中一样存在。以自然的方式看待世界和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文献,比如《易经》(变化之书)《书经》(文献之书)《诗经》(诗歌之书)以及《礼记》(习俗之书)中都有体现。这些文件展示了公元前2000年中国的精神生活。在他们的基础上产生了Konfucius(公元前551年-479年)的学说,即我们所说的孔子。与我们在吠陀赞歌中看到的古印度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思想相比,中国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成熟的,并且有着非常鲜明的伦理学的特征(君臣父子长幼)。这当然和中国至少在吠陀赞歌产生的1000年之前就有非常繁荣的文化有关。另外印度不得不接受一种外来的文字(闪族文字),而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自己的文字。

印度神秘主义中的内容与婆罗门合为一体对应于中国思想中有关与道合为一体的神秘主义。这些见于老子(公元前570年-490年)的《道德经》以及列子和庄子的著作中。和婆罗门神秘主义一样,道家神秘主义也是成熟的思想。从形式上看,它已经和后世任何一种神秘主义哲学一样完善和深刻。道和婆罗门一样,被视为是存在的根本原因。但道并不像婆罗门那样是纯粹的、不变的永恒存在,而是被理解成为在一切现象中起作用的力量。另外,道家的神秘主义也没有像婆罗门教那样走向对生命和世界的否定。他们只在这样的程度上拒绝世界:人不应该影响自然(无为)。

婆罗门教和道家都提倡无为的原则。婆罗门教从对生命和世界的否定出发,而道家选择了一个奇怪的内部充满矛盾的立足点:一方面他们对生命和世界肯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又放弃对客观世界的应有的影响。古印度和古中国思想的又一个共同点在于,它们个中包含的古老思想以不间断的方式延续着。它们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只是按照它们当中本来的因素继续发展着。(道家思想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如果改变,还是不是道家?)伊朗思想的发展由于查拉图斯特拉给予了它一个新的方向而受到影响。同样的,先知们使犹太思想改头换面(基督教/天主教)。在希腊哲学中,人们完全的重新树立一种全新的思想,它与以往的毫无关联。如果一定要谈当下思想发展的状况和原始思想之间还存在关联性的可能,那么就只能在古中国和古印度思想当中找寻了。

在古中国和古印度思想中存在许多让人惊讶的事实。在以自然方式对待世界和以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的出发点的思想之外,两者又都是非自然的思想,又包含了一种遁世的神秘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方法和平共处。那种自然的思想方法是民众的,另外那种非自然的思想方法尽管提出了胜过自然主义思想方法的要求,但仍然只是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可是为什么在这两种思想中会在自然思想旁边产生出非自然的思想,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的世界观下而出现遁世的思想呢?好比一个人教导别人要积极,而自己却同时有着消极逃避的观点。这岂不是很矛盾吗?为什么会在同一个人,同一种思想上出现这样的矛盾?

而且这还是一种非常古怪的遁世思想。希腊思想在它的后期发生了转变,开始背离其原本认为理所当然的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观,因为它失去了证成以及坚持这一观念的信心,并开始怀疑世界。而婆罗门教和道家的神秘主义却是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法遁世。它并没有因为认识到无法证成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的世界观而放弃现实世界,而是寻找了存在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更高层次的高尚存在。他们并没有消极的放弃,走向于现实社会的对抗面,而是希望将精神寄托在一个现实社会之外的“超越层”,这确实也是一种奇特的遁世方式。所以说婆罗门教和道家并不是对现实绝望,而是不想理会现实社会,因为他们对现实世界并不感兴趣。

为什么会产生超越现实世界的高尚存在的思想,并使人们自豪地采取一种弃世的态度呢?如果解释人为什么不愿意去理会现实世界的问题呢?人们也许会想,古中国和古印度思想如此相似的事实和对应的问题一定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然而非常奇怪的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们迄今为止完全没有过去过问它们,从来没有人注意过印度思想和中国思想之间的任何亲缘关系(远远不是西天取经那么简单,而是两种古老文明各自不断发展却有相似结果的现象)。人们只有从它们最基本的立足点出发,才有可能理解婆罗门和道家神秘主义产生和本质,并试图寻找上面矛盾的解释。

人们还一直想把老子的与道合一的神秘主义和婆罗门教徒与婆罗门合为一体的神秘主义思想理解成一种构想出来的哲学体系。但是要弄清楚他们是怎么产生这样的想法以及如何发展到这一地步的,却怎么也不可能。必须要弄清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促使他们放弃了面对现实世界的自然行为,而选择遁世的态度。然后就是关于这种非自然的思想是怎样从他们中间产生出来的,我们就一无所知了(自然产生的吗?)。他们的神秘主义思想从其形式和方法上都给人一种感觉:这不是他们自己创造,这只是对一种已经有了的东西的再发展。并且婆罗门和道家神秘主义之间具有如此奇怪的亲缘性的事实也只能通过猜测两者是从某种共同的早期神秘主义思想发展而来的来解释了。所以,现在的新问题是了解中国和印度古代神秘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