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08

2011年5月2日 没有评论

礼乐政刑之起源及其功用者,《左传》桓公二年,臧哀伯(臧孙达,姬姓,臧孙氏。臧孙氏,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家族,是鲁孝公的后代,春秋前期在鲁国的重要性仅次于三桓)曰“君子者将昭德塞违(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以临照(本谓天日之照耀。多喻指君王的仪范或恩德。)百官,犹惧或是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古代的太庙)茅屋,大路越席(大路是天子祭天时乘的车,越席即蒲席;康熙字典解释-注:大路,玉路,祀天车也。疏: 路训大也。君之所在,以大为号,门曰路门,寝曰路寝,车曰路车),大羹不致(此处应该说君王饮食节俭),粢(音资,谷物)食(粢食,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不凿(不凿, 谷未精舂),昭其俭也。衮冕黻珽(衮,音滚,皇帝的礼服;黻,音福,礼服上黑色与青色相间的花纹;珽,音挺,玉笏(笏,音胡),带裳幅舄(裳,音常,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幅,布的宽度;舄,音戏,鞋子),衡紞紘綖(紞,音胆,古时冠冕上用来系瑱(音天/四声,美玉)的带子;紘,系在下颌的带子;綖,音延,覆盖在帽子上的装饰物),昭其度也。藻率鞞鞛(藻率,古代便于附着圭、璋等玉器的装饰用的垫子。用皮革制成,上面画杂彩花;鞞,音饼,鞛,音甭,刀鞘上的装饰),鞶厉游缨(鞶,音盘,鞶厉,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鞶,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大带之垂者),昭其数也。火龙黼黻(黼,音府,古代礼服上所绣的半白半黑的花纹。黼黻,绣有花纹的华美衣服),昭其文也。五色比象(五色,青、黄、赤、白、黑五色;比象,同比像,比拟),昭其物也。锡鸾和玲(玲,形容玉碰击的声音),昭其声也。三辰(日月星)旂旗(旂,音旗。有铃铛的旗子),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礼乐的起源是君王要“昭德塞违”,使百官“戒惧而不敢易纪律”。我认为上述物品之繁多,而还称之为“俭”,可能是这样的意思:如果礼数单一或少数,无法反映复杂多变的重要性,而且即便有分别,也不明显;为了有显著的效果,增加繁多的种类和规定详细的要求,使得礼仪被认为是重要的。其主要作用,还是想办法使得君王纲纪的礼法根植于百官和庶民心中。其后,臧哀伯针对鲁桓公将宋国取得原属郜国的传国大鼎放进太庙继续进谏曰“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言下之意还是君王须为百官榜样,一旦“灭德立违”,而“百官象之”,那么就会出现问题。这和“君”“师”的身份是相呼应的。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07

2011年5月1日 没有评论

希腊智者普鲁泰格拉斯有言“人为一切事物之准则。”古代社会的制度,由开始被认为是“天帝所做”,到后来知道各种制度皆为世人所做,正是人本主义逐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皋陶(音高遥),是尧舜期间掌管司法的大臣,以正直闻名天下。皋陶亦被尊为中国司法的鼻祖。《尚书.皋陶篇》曰“无旷庶官(旷,空;庶官,各种官职),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音顿)哉(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五惇?可能为前面的五典,使得人性惇厚)。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五礼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之礼,或参考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天命有德,五服( 孔子曰: 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在不同时期,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同。在西汉汉文帝前,五刑指墨、劓、刖、宫、大辟;隋唐之後,五刑则指笞、杖、徒、流、死。皋陶谟中所用五刑,按时间推算意思应该是前者。)五用哉。”《孟子.见梁惠王下》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评论, 作君容易作师难)《诗》云: “天生烝(同蒸)民,有物有则”,又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之则”即上帝所制之礼教制度也。

下面是个有趣的话题:和与同。《国语.郑语》史伯(早期的一位思想家)首次比较了和与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同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人体的眼、耳、口、鼻七孔)以役心,平八索(古代典籍或八卦)以成人,建九纪(九纪,九藏也,正藏五,又有胃、旁胱、肠、胆也。纪,所以经纪性命,立纯德也)以立纯德,合十数(人有十等)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音该,通垓)极。故王者居九畡((音该,通垓))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选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无一果,物一不讲。”如果都是同,那么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甚至“不继”;因为有和,才能“实生物。”果只有一种声音,则无论如何重复之,亦不能成音乐;如只有一种颜色,则无论如何重复之,亦不能成文采。必以其“他”济之,方能有所成。此提出“和”“同”之异,以说明礼乐及各种制度之所以须丰繁。

后来齐国的晏子也有类似的议论,《左传》 有云“齐侯至自田(田,通佃;佃,音田,古通畋,打猎),晏子侍于遄台(遄,音船;遄台,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齐都镇小王庄南约500米处,亦名“歇马台”、“戏马台”。还传为齐国战马集结之处,又说齐威王与田忌赛马之地。)。子(梁丘据。梁丘,姓;据,名。齐国大夫)犹驰而造(造,到)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 “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 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音系,醋)醢(音海,鱼肉做成的酱)盐梅(梅,果实似杏而醋),以烹鱼肉,燀(音丹)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诗》言殷王中宗非徒身自贤明,亦有和羹之臣,臣与其君可否相济,如宰夫(厨师)之和齐羹也。此臣既敬戒其事矣,既志性和平矣。中宗裛齐大政,自上及下无怨恨之言,时民无有相争斗讼者也,言其上下悉如和羹。《乐记》云“大羹不和”。郑玄云“大羹肉湆(音器,肉汤),不调以盐菜”。桓二年传云“大羹不致”,注云:“大羹肉汁,不致五味。”和羹备五味,异於大羹也。”和羹,添加了五味调料;大羹,不放任何调料,原汁原味。《淮南子》中对大羹有独特的看法“无味而五味形焉。”即无味也是一种味道。晏(音燕)婴通过“和羹”的例子谏言国君有所为,《淮南子》是一部黄老“无为”思想为主的学说。)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音,宗假,祭祀)无言(五言,神灵?),时靡(靡,通糜,少)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再次举例用“声”来说明)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一气,理解为吹奏人的气息?二体,指文、武两种舞蹈形式。一说指阴柔、阳刚两种音乐风格;三类,《诗经》中之《风》、《雅》;四物,四方出产的物品。孔颖达疏:“乐之所用,八音之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其物非一处能备,故杂用四方之物以成器;五声,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宫、商、角、徵、羽;六律, 律,定音器(竹管)。共有十二个,各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称: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合称十二律。区分开来,奇数(阳)称六律,偶数(阴)称六吕,合称律吕。古书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就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而言;七音,古乐理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音;八风,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九歌,泛指各种乐章),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诗经·豳风·狼跋》曰“狼跋其胡,载踬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狼踬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此处带有讽刺意味,《左传》引用此语应是说明正面褒奖,那么是否断章取义之嫌?)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婴和梁丘据的关系比较有趣,两者都是齐王的爱臣,很少看到有梁丘据说晏婴的不好,梁丘据甚至有谦虚和自知之明的言语: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而晏婴屡有在齐王背后说梁丘据的坏话,如著名的《晏子答梁丘据》。梁丘据死后,齐王被晏婴的一番“忠奸”之论进谏后,取消了原先厚葬梁丘据的计划。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06

2011年4月28日 没有评论

《诗》《书》《左传》《国语》中,言天、帝之处甚多,多指有人格之上帝。虢国太史史嚚(嚚,音吟。注意,不清楚全名是“史嚚”,还是因为是太史,所以将职位加在单一的名字“嚚”前面。)《左传》中记载此人曾预言虢的灭亡:“虢其亡乎!吾闻之: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国语》云“虢国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执钺立于西阿(阿,音额一声,凹凸处,此处可能意为山坡)。公惧而走。神曰“无走。帝命曰:使晋袭尔门。”公拜稽首。觉,使史嚚占之。对曰:如君之言,则蓐收(蓐收,传说中掌管秋收秋藏的西方之神,左耳有蛇,乘两条龙)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城。”从史嚚的回复可以看出,杂占中的“众占非一,而梦为大”,古人对梦所感知到的东西相当重视。我觉得《左传》和《国语》关于史嚚的记载略有矛盾。《国语》中的史嚚明显有“听于神”的倾向;而《左传》中此人劝阻国君不要迷信于神。又或者是《国语》中史嚚知道虢国公迷信神,为了能挽救虢国而采用君王所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回到正题,从史嚚的回话可以看出,神也是有等级和秩序的。蓐收是神,但是他听从“帝”即最高上帝的命令。当时人们关于神仙的设想,还是赋予了神以人格,并以人格化的社会猜度和构建“神”的社会。冯友兰先生说,此正中国一般平民之宗教的信仰,盖在古而已然者。

在中国文字中,所谓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曰主宰之天,即所谓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帝;曰运命之天,乃指人生中吾人无可奈何者,如孟子所谓“若夫成功则天也”之天是也;曰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如《荀子.天论篇》所说之天是也;曰义理之天,乃谓宇宙最高之原理,如《中庸》所说“天命之为性”之天是也。《诗》《书》《左传》《国语》中所谓之天,除指物质之天外,似皆指主宰之天。《论语》中孔子所说之天,亦皆主宰之天也。

我认为中国皇帝的另一种称呼“天子”中的“天”意为“皇天上帝”,即上帝的儿子,降临到人间并为“人间之王”。有趣的是,皇帝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能呼风唤雨,千变万化且长生不老的神,遇到洪旱灾害,还是得登坛祈求。这说明皇帝不是神,但是他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始皇玉玺所刻文字)”,所以有了一个半神半人的形象,也就符合“神”和“民”的中间人角色。在其他国家也有国王或君主以“上帝之子”自称,但是像中国连续使用这一称呼达数千年之久的,却也寥寥无几。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粗略认为是“天”的多义性和中国近千年来未向欧洲成立严格的宗教国家两个原因。“天子”不仅是统治者,而且成为支配世界运行的神秘力量,或者“道”在民间的化身和代言人。对于这个“天”和“天之子”,随着王朝的更迭,各种宗教的此涨彼消,君王无法解释清楚,民众也无法弄明白。既然无法很难说明,那么就不要耗时伤神,继续采用先前的称呼好了,反正用起来方便,说起来似乎都能大致理解。

从以天地神鬼到阴阳五行说解释宇宙现象,虽然后者仍不免笼统婚论之讥讽,但这不失为具有开明意义的进步。《国语》范蠡(音立)曰:“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容。人事之起,弗为之始。…惟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完,不可强成。…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地之成利。…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范蠡尝试用更为朴素的观点来解释宇宙,他的话已看不到鬼神思想的痕迹了,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05

2011年4月27日 没有评论

《汉书.艺文志》中的六种术数为: 天文,历谱,五行,蓍(音师,草本植物。古代多用其茎占卜)龟,杂占,刑法。天文和今日之天文类似,“天文者,序二十八宿,布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根据黄道和天赤道附近平面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分成二十八的由来是,中国古代的农历认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二十八天的时间,每天月亮所经过的区域叫“宿”。黄道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天赤道是地球赤道自转平面所延伸形成的平面。因为地球以一定角度倾斜自转,所以天赤道和黄道并不是同一个平面。古时候只有在晚上,肉眼才能观察到星星。每天晚上所能观察到星星,经过长年的日积月累,便发现了某些似乎固定的“星系图案”,于是根据按东西南北四象,将其所构成的形状比喻为青龙(东),白虎(西),玄武(北)和朱雀(南)四组,每组包括七个星宿。每组中由可以“宿名”加上“木金土日月火水”中任一字,再与一种动物相配。如角木蛟,角为青龙中第一个星宿名,木为“木金土日月火水”中一字,“蛟”为动物名。有些资料表明,一些古代文明较高的国家,如印度,巴比伦都有类似二十八星宿的划分,只是名称有差异。(评论)看来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观察星星是古人们共同的爱好和习惯。譬如观察和记录到某颗彗星的出现,接下来在人类社会中发生某类事情。当时的人们可能会认为两者之间有某种联系,于是下次当类似的“彗星再次出现”时,人们总是希望能从其中得到某种提前的暗示,提前做好各类准备,从而避开未知的灾祸。于是掌管和研究天文的官职就应运而生,成为“圣王所以参政也。”(参考)七政四馀是中国古代占星学系统。七政是指日、月(太阴)、金 、木、水、火、土等星曜;四余是指紫气、月孛、罗睺、计都等四虚星。七政四余断命,是以人的出生之年月日,观察七政四余等星曜,所居十二宫的庙旺,所躔二十八宿的度数,以测知人日生之吉凶。

历谱,及历法。“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察寒暑杀生之实。故圣王必正历数以定三统服色之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会。凶厄之患,吉隆之喜,其书皆出焉。此圣人知命之术也。”古代以农业社会为主,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农作物的收成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根据积累的经验,制定一部可供农业生产参考的历法,可能是当时的首要大事之一。五行,“五常(金木水火土)之气也”(古希腊哲学也有“水火土气”之说)。五行之间,互生互克,和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较为相似。古人们就以五行建立一个模型,来预测和评估事情的发展。这种理论需要正确的将需要评估的事情套入模型(数据代入公式),姑且不管公式是否正确,如果能“准确”确定评估事情的类型,这都比较苦难了。其中必然不乏一些牵强附会或主观主义色彩。蓍龟,“圣人之所用也”,可见其地位之高。《书》曰”女则有大疑,谋及卜筮(音是)。”《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音尾,缓慢流动)者,莫善于蓍龟。”“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近远幽深,遂知未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此?”龟是古代与龙凤麒麟并称“四大灵兽”之一,而且较其他三种更易常见。我不明白使用灼烧龟骨为什么能使古人如此深信。司马迁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则灵龟负图,自河而出也。是龟龙麟凤四灵,龟居其一;托梦於元王,何其贤也!不避豫且之网,何其愚也!生既不能全身避害,死亦安能灼骨而知吉凶。古人所以设此法者,谓“兵为凶器,战为危事。”圣人得之以兴,凡夫得之以废,不可轻举矣。愚人不自谓其愚,皆自谓其智,故立卜法,假于阴阳,亦惑愚人之心,非为智也。太公曰: 蓍,朽草也;龟,枯骨也。安知圣人之智虑哉?是知神亦不能自智,圣亦不能自智。赞圣人之事者,其犹砥乎!”

“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杂占,“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征。《易》曰:占事知来。众占非一,而梦为大。”中国古代版本的《梦的解析》?刑法“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征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然形与气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无其气,有其气而无其形;此精微之独异也。”这应该是类似于相面术的东西,与人的身体病症表项或心理在生理上的某种反映有关。有时间再去仔细考究一番。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04

2011年4月26日 没有评论

《国语.楚语下》中楚昭王问观射父(观射父,楚国大夫)说“《周书》中所讲的颛顼重用黎和实两人,使得天地不通者,是什么意思?如果不这样做,民将能登天?”颛顼是五帝中的一位贤君,黎和实相传为羲和(中国古代的太阳神)之后代。观射父回复昭王说,上古时代民神不杂,“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音席),在女曰巫。(即古代神秘主义的男女祭司)”。由于祭祀活动“敬而不渎”,所以“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而后来因为“九黎乱德”(九黎,古代长江和汉江区域的民族),民神杂糅,不可方物”。意即后来由于战争和社会动乱,使得民无法再用以前的祭祀来“敬神”,最后导致“民神同位”,“神狎民则”,“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不是普通的“民”上升到“神”的位置,而是“神”因为缺乏“民”的敬畏和侍奉,而下降为“狎”。由此可见,神被观射父赋予了人格的特征。所以颛顼任命黎和实两位祭司重新恢复了各类仪式,使得“民”与“神”再次分离,即所谓“绝地天通。”此时人有迷信而无知识,有宗教而无科学。古代的君主们更像是一位“神”和“民”的中间人,他们最大的责任在于“亿宁百神而柔和万民”,否则将会“神怒民叛”。看出晋文公“借虞伐虢(音国)”并向虞侯进谏“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有段关于鬼神的言论“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乎?”这里“惟德是依”的“德”,也是要做好“神”和“民”中间人的协调能力。如果平衡被打破(无德,无能力;一味地信神或对民中各种混杂的宗教意识放任不管),那么神和民都会弃之而去。原始的神秘主义依靠于觋巫们精神上的癫狂状态,同时也使得人重新认识自身和外在的联系和关系。随着时代的推进,人们积累的自然经验越来越多,对鬼和神的迷信程度也就不如以前那样笃信和狂热了。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墨子则太息(叹息)痛恨于人之不信鬼神,以致天下大乱,故竭力于“明鬼”。尽管信与不信都有相当拥趸,但至少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试图从非鬼神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了。

宇宙间事物,古人多认为与人事互相影响。故古人有所谓术数之法,以种种法术,观察宇宙间可令人注意之现象(日食,彗星,地震),以预测人之祸福。东汉历史文献《汉书.艺文志》中写道“术数者,皆明堂(古代帝王的办公处所)羲和(羲氏、和氏,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史卜(史,史官;卜,(以龟骨)卜卦的祭司)之职也。史官之废久矣,(史官之废久矣,这句话我查阅很多资料,理解是:自汉武帝时太史公做《史记》后,直至相隔近百年的西汉末年,班彪认为其间扬雄、刘歆的历史记录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继《史记》,于是发奋做《汉书》,后来他的儿子班固和班超继承父志向完成了这部巨作。这句话不管是班氏父子何人所说,观点亦无分别:自武帝后史官没有写出有价值的史料。)其书既不能具,虽有其书而无其人。(根据余嘉锡先生的《古书通例》中所述周秦之文人有做文不署名的惯例,所以很多书籍的源作者无从考证)。《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春秋时,鲁有梓慎,郑有裨灶,晋有卜偃,宋有子韦。六国时,楚有甘公,魏有石申夫。汉有唐都,庶得粗粗。”这些人都是中国早期的阴阳家,预言家和天文历法学家。卜卦是不可能发现天文和历法的运行规律的,这些早期的阴阳五行家们不仅拥有非常的才智,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也是极其强大。或许是他们预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势,而无法以直接的方法达到说服信众的目的,只有以当时绝大多数人能接受的神秘色彩的“阴阳五行”之说为壳,方能达到使人信服的目的。天文历法等科学发展的同时,神秘主义的五行之说也跟着一起发扬开来。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03

2011年4月24日 没有评论

冯友兰先生认为子学时代哲学发达的原因是,春秋时期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采用世袭制的王侯将相们,无法长期保持利益优势,被日益崛起的具有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庶人阶层所逐渐取代。这种转型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一直持续到汉朝初期方才完成。在此过渡期,由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不同利益的各阶层的声音层出不穷,出现了所谓“百家争鸣”的思想时代。

盖上古为贵族政治,诸国有为周室所封者,有为本来固有者。国中之卿大夫亦皆公族,皆世为官;所谓庶人皆不能参与也。(庶人政治地位低下)《左传》昭七年谓“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古代贱役),皂臣舆(舆,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下的人|就此说来,舆论乃是地位卑微之大众的言论?),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有台,马有圉(音“语”,养马的地方),牛有牧,以待百事。”我的理解是,王是统治阶层,公,大夫和士是中层官僚,皂是低层官僚,舆是没有政治地位的普通平民,而隶,僚可能是从事较为“卑贱”职业的平民,从语义上看,仆被列为和家畜马,牛一类,估计是私人家奴一类,或者可能是被雇佣者。算起来也只有九个层级,为什么在《左传》中说“人有十等”?经过一番查找,原来“台”是最低级的一类贱役,甚至比有生产力的牛马还不如,只被当成是某种器物。(台湾的命名是否与此有关?是否有当时对台湾未开化民族的蔑称和歧视?仅仅因为音译?)

与贵族政治相连带之经济制度,即所谓井田制度。庶民阶层无法拥有自己的土地,其生产力受到了该制度的限制。商鞅在秦国“坏井田,开阡陌”,激发了庶民们的生产积极性,以致出现“庶人之富者累巨万”。即庶民变成了大地主阶层,经济地位的提高迫使他们不得不考虑提高在政治上的话语权(吕不韦),于是上古的贵族世袭政治开始动摇,所谓“王制遂灭,僭差无度”。

在这一社会之旧制度日即崩坏之过程中,自然有倾向于守旧之人,目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遂起而为旧制度之拥护者,孔子即此等人也。不过在旧制度未摇动之时,只其为旧之一点,便足以起人尊敬之心;若其既已动摇,则拥护之者,欲得时君世主及一般人之信从,则必说出其所以拥护之之理由,与旧制度以理论上的根据。孔子已发其端,后来儒家者流继之。儒家之贡献,即在于此。然大势所趋,社会的转型不会因儒家之拥护而终止。

冯友兰先生认为“自(汉)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乃是子学时代的终结。自此以后,以利禄之道,提倡儒学,而儒学又须为上定之儒学。于是“天下英雄,皆入彀中”。彀,音够,原意是使劲拉弓,比喻弓箭的射程,引申为圈套和牢笼;春秋以后,言论思想极端自由之空气于是忘矣。董仲舒是何人物?他说了什么对策,使得武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董仲舒是西汉大儒,对《春秋》的《公羊传》有较深的研究及造诣。《公羊传》作为《春秋》三经之一,宣扬“尊王”“大一统”等思想,这些是有利于汉武帝的国内统治及对匈奴备战政策的(只有国内团结稳定,对匈奴的战争才能打下去)。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思想不统一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思想可以参考);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为了宣扬自己的儒家思想,就把其它的称为邪辟之说,更狠的是,还要把其它的学说都绝其道和勿使进。如此狠毒!在公是弘扬孔子儒家思想,在私或许部分存在官宦之念,所以努力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帝王的统治需求,借以成为主流,然后把其他思想一并灭绝之,使儒家思想一家为大,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受威胁。此等见识,乃受当时思想之局限也。)然后法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说到底,还是为了帮组皇帝使民从命。)”又曰“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美也,教化之本质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董氏所言,为了进一步巩固和保持长期的优势,要以儒家尺度作为庶民有才能之人晋升的标准,于是“天下英雄,皆入彀中”。)孔圣人在世之时,对其它不同思想学派都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气度,怎么到了董仲舒笔下就变成“赶尽杀绝”了?难道是赵绾,王臧之死让儒家仍有恐惧之心?

对于秦始皇焚书,一般人皆以为秦朝是野蛮时代,以前学说,至此悉灭。冯友兰先生援引“第烧民间之书,不烧官府之书;第禁私相授受,可诣博士受业”故秦始皇,李斯之意,盖欲统一思想,非欲尽灭当时之学说。秦始皇所立博士,中有各家者。虽在秦朝整齐划一制度之下,思想言论,失其自由,学术发展诚受相当阻碍,然秦亡极速,不致有大影响。故在汉初,诸家之学仍盛。汉文帝,窦太后就是黄老学说的支持者。曹参以清净治国家,汲黯修黄老术,治民主清净。淮南王刘安眼延客著书,杂取各家之说。司马谈叙六家以道家为最高。贾谊明申商,晁错尝学申商刑名。(申商是申不害和商鞅两位法家代表人物)。韩安国受韩子杂说。主父偃学长短纵横术。汉文帝时的博士,就有很多各家的学者。

为什么同样是统一思想,秦始皇李斯焚书遭到失败,而汉武帝却能推行成功?冯先生认为秦始皇虽然统一六国,但是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残余势力,国内政治极不稳定(秦始皇死后,六国纷纷复国即说明此点),虽有强秦武力胁迫,奈何思想属于精神之物无法在短时间内强压于民;至于汉武帝,经过高祖建国和其后修养生息的文景之治,国内的局面日趋平定,推行思想的统一就相对容易被接受。自此,春秋时代开始的大过渡时期是而终结;一时蓬勃之思想,亦至是而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02

2011年4月24日 没有评论

冯友兰先生认为历史有两种意义,其一是事物自身,即客观历史;其而是事情的记述(如各类史书),即“写的历史”。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精神;一时代之哲学即其时代精神之结晶也。研究一哲学家之哲学,固须“知其人,论其世”;然研究一时代或一民族之历史,亦须知其哲学。培根说,许多人对于天然界及政治宗教,皆有记述;独历代学术之普遍状况,尚无有人叙述记录,此部分无记录,则世界历史,似之无眼之造像。(好一尊无眼之造像,如“画龙不点睛”),最能表示其人与生活之部分,反阙略矣。“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研究一时代一民族,亦当知其心。各哲学之系统,皆有其特别精神,特殊面目。一时代一民族亦各有其哲学。现在哲学家所立之道理,大家未公认其为是;已往哲学家所立之道理,大家亦未工人其为非。所以研究哲学须一方面研究哲学史,以观各大哲学系统对于世界及人生所立之道理;一方面须直接观察实际的世界和人生,以期自立道理。(评论)原来以往读的历史,远看乃是一无眼之造像;现在读历史,需要特别注意。

“历史”和“可写的历史”,乃截然两事。于写的历史外,超乎写的历史之上,另有历史之自身,巍然永久存在,丝毫无待吾人之知识。写的历史随乎历史之后而记述之,其好坏全在于其记述是否真实,是否与所记之实际相合。写的历史叙述一事,必须牵连叙述前后之事,然其前后之事太多不能尽叙,故必择其不能少之先行者与后起者,而叙述之(即必要的因素,而非所有的因素)。自来写的历史,皆是如此,固不必所谓的“新历史”,乃始注重因果也。不过写的历史,所叙一事之不能少的因素,在不同时代观点亦不同,并非永远都是“必不可少的”。如古文献记载战事之前,先说彗星见;叙帝王无道,即说日食之类。然此乃由于各时代史家对于一般事物之见解不同,非其写的历史之目的或方法不同也。写的历史之目的,在求与所写之实际相合,其价值亦视其能否做到此“信”字。

历史之活动的事情,既一往而永不再现。写的历史所凭之史料,不过亲见或身与其事者之述说,及与其事情有关之文献及遗迹,即所谓“文献”是也。此等材料因与所叙之历史直接有关,名曰“原始的史料”。其有对于一事物之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记录,本为写的历史,但因其对于事物之发生或存在之时较近,后来史家,即亦引为根据,用作史料。此等史料,名曰“辅助的史料”。历史家凭借此史料,果能写出完全的“信”史与否,颇为疑问。世有史家,或为威胁,或为利诱,或因有别种特别的目的,本无意于作信史,如此之流,当然可以不论。即诚意作信史之人,其所写的历史,似亦难与历史之实际完全符合(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之前一直将此语认为是贬义色彩,现在看了冯先生所提出的几点理由,颇为赞同。实在不得已之实情)。马克斯诺都说“客观的真实之于写历史者,正如康德所说物之自身之于人的知识。写的历史永不能和实际的历史相合。”此言虽或未免过当,然历史家欲作完全的信史,实有许多困难。《易.系辞》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云“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言尚不能尽意,即使现在两人对面谈话,尚有不能互联了解之时,况书不能尽言(上述的必要要素,无法列出所有的要素),又况言语文字,古今不同,吾人即有极完备之史料,吾人能保吾人能完全了解之而无误乎?

历史家写信史会遇到以下三个困难。一,研究古史,即使不全靠书籍,然即金石文字,亦为“书不言尽,言不尽意”者。研究历史,惟凭古人之糟粕,而此糟粕亦非吾人所能完全了解。(完整性)二,即令吾人能完全了解古书,又有好学深思之士,心知作书者之意,然古书不可尽信。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历史家固可以科学方法审查史料,取其可信者,而去其不可信者,所谓对于史料加以分析工作者;或于书籍文字之外,历史家另有其他可靠的史料。然史料多属片段,不相连属,历史家分析史料之后,必继之以综合工作,取此片段的史料,运以想象之力,使连为一串。然既运用想象,即掺入主观分子,其所叙述,即难尽合于客观的历史。(可信性)三,研究自然科学,若有假设,可以实验定为真伪。而历史家对于史事之假设,则绝对不能实验。韩非子所谓“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能定儒墨之诚乎?”所谓“人死无对证”。(不可验证性)。(评论)我想起了凤凰卫视放过的张学良回忆录,张学良以有生之年拍摄访谈视频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经历。这种“文献”比起书籍文字更为丰富可信,但是我认为即使是当事人在时过境迁后重述旧事,亦受到其主观(或受结果影响)因素影响,碰到上述的三个困难。所以历史家只能尽心写其信史,至于史之果信与否,则不能保证也。西洋哲学史只有一个,而写的西洋哲学史,则何止百部,其中无有两个完全相同。中国哲学史亦只有一个,而写的中国哲学史,则有日渐加多之势。然此人所写,彼以为非,彼之所写,复有人以为非,古之哲学家不可复生,究竟谁能定之?若究竟无能能定,则所谓写的历史及写的哲学史,亦惟须永远重写而已。(世间无一部历史是各代可以公认的,即使有某一时期经典之作,亦需要在不同时期重新解读,否则将落入“刻舟求剑”境地。)

写的哲学史两种体裁的比较:一,叙述式的,西洋人所写之哲学史,多为叙述式的。用此方式,哲学家尽可以叙述其所见之哲学史。但其弊则读者若读此书,即不能与原来的史料相接触,易为哲学史家之见解所蔽;且对于哲学史家所叙述亦不易有明确的了解。二,选录式,中国所写此类之书几皆选录式的,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即黄梨洲所著之宋,元,明哲学史;《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即姚鼐,曾国藩所著之中国文学史也。用此方法,哲学史家,文学史家选录各哲学家,各文学家之原来著作;于选录之际,选录者之主观的见解,自然亦须掺入,然读者得直接与原来史料相接触,对于其研究之哲学史和文学史,易得较明确的知识。唯用此方式,哲学史家或文学史家之所见,不易有有系统的表现,读者不易知之。(评论)譬如一道菜的制作过程,西洋人以自己操作的实际步骤仔细叙述,中国人列出已有的各类参考资料。西洋人做出来的系统性更强,可读性较好;中国人留给读者的想象和发挥空间更大。两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社会组织,由简趋繁;学术由不明晰至于明晰,乃是实然的。凡当然者,可以有然有不然,实然者则不能有然有不然也。后人根据前人已有之经验,故一切较之前人,皆能取精用宏。故历史是进步的。若以为董仲舒,王阳明等所说,在以前儒家书中,已有其端,董仲舒,王阳明不过发挥引申,何能为其自己之哲学?有何新贡献之可言?(发挥引申后是自己的哲学吗?)不过即使承认此二哲学家真不过引申发挥,吾人亦不能轻视发挥引申。发挥引申即是进步。小儿长成大人;大人亦不过发挥引申小儿所潜具之官能而已。鸡卵变成鸡,鸡亦不过发挥引申鸡卵中所已有之官能而已。然岂可因此即谓小人即是大人,鸡卵即是鸡?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辞说,潜能(Potentiality)和现实(Actuality)大有区别。从潜能到现实即是进步。

如果对待“伪书”,冯先生是这样看的:从前研究中国学问者,或不知分别真书伪书,或知分别而以伪书为无价值,此亦中国哲学之所以在表面上似无进步之一原因。吾人研究哲学史,对于史料所以必须分别真伪者,以非如此不能见各时间思想之真面目也。如只为研究哲学起见,则吾人只注重某书中所说之话之本身是否不错。至于此话果系何人所说,果系何时代所有,则丝毫不关重要。某书虽伪,并不以其为伪而失其价值,如其本有价值;某书虽真,并不以其为真而有价值,如其本无价值。即就哲学史说,伪书不能代表假冒之时代之思想,而乃是其产生之时代之思想,正其产生之时代之哲学史之史料也。

哲学家必有自己之“见”,以树立其自己之系统。如只述陈言者,不可为哲学史史料。黄梨洲云“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依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看来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初起之时,思想界已出现创新求真的诉求。)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01

2011年4月23日 没有评论

计划从4月21日开始至6月10日止,读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欲知世界哲学,必先知晓本国哲学;欲知本国哲学,必读此大师之作。希望通过了解中国思想历史和学习参考冯先生的研究方法,能对将来建立自己的理论系统有所帮助。

冯先生留学美国,归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此书就在此期间完成。冯先生认为“哲学”定义乃是西洋制订的标准,他所写的中国哲学史范围是中国思想学术史中符合上述定义标准的内容。在绪论一章,冯先生开篇先说明西方的哲学所指为何物,接着通过比较说明研究哲学的严谨学术态度,然后讲到更为具体的逻辑论证的重要性,再在上述的范畴中讨论中国哲学的特点及成因。冯先生认为哲学就广义而言是统一和相通的,但凡哲学都有实质系统,于是接着说明了研究某位哲学家的思想必须要参考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个人的机遇等等因素。然后讲到历史和哲学家的关系,冯先生认为哲学史就是历史上的点睛之笔,要了解一时代一民族,必须要知道当时的思想动向。再接下来说明如何采用各种可信度各异的史料来进行参考与分析,即取材的标准。最后比较了叙述式和选录式的优缺点,说明本书将尝试兼用两种方式的新体裁。

希腊哲学家将哲学分为三部分: 物理学(Physics),伦理学(Ethics),论理学(Logic)。以现在术语说之,哲学包括三大部: 宇宙论,目的在求一“对世界之道理” (A Theory of World);人生学,目的在求一”对于人生之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目的在求一“对于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此三分法,自柏拉图以后,至中世纪末,普遍流行;即至近世,亦多用之。哲学之内容,大略如此。

就以上三分中若复再分,则宇宙论可有两部:一,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素者,此是所谓“本体论”(Ontology);二,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此是所谓宇宙论(Cosmology)(狭义的)。人生论亦有两部:一,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者,此即心理学所考究;二,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者,此即伦理学(狭义的)政治社会科学等所考。知识论亦有两部:一,研究知识之性质者,此即所谓知识学(Epistemology)(狭义的);二,研究知识之规范,此即所谓论理学(狭义的)。就上三部中,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一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与其宇宙论。

近人有谓研究哲学所用之方法,与研究科学所用之方法不同。科学的方法是逻辑的,理智的;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其实凡所谓直觉、顿悟、神秘经验等,虽有较高的价值,但不必以之混入哲学方法之内。无论科学哲学、皆系写出或说出之道理,皆必以严刻的理智态度表出之。凡著书立说之人,无不如此。故佛家之最高境界,随“不可说,不可说”,而有待于证悟,然其“不可说,不可说”者,非是哲学;其严刻的理智态度说出之道理,方是所谓佛家哲学也。故谓以直觉为方法,吾人可得到一种哲学则不可。换之,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一个经验之本身,无所谓真妄;一个道理,是一个判断,判断必合逻辑。各种学说之目的,皆不在叙述经验,而在成立道理,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的。近人不明此故,于科学方法,大有争论;其实所谓科学方法,实即吾人普通思想之方法之较认真,较精确者,非有若何奇妙也。惟其如此,故反对逻辑及科学方法者,其言论仍须按逻辑及科学方法。以此之故,吾人虽承认直觉之价值,而不承认其为哲学方法。科学方法,即为哲学方法,与吾人普通思想之方法,亦仅有程度上的差异,无种类上的差异。(评论)我觉得冯先生关于直觉经验和道理的论述很有道理。我之前试图通过一种直觉或者顿悟的方法来形成自己的理论,于是广泛读书,结果我发现自己得到的更多是经验,而未能得出能经得起严格推敲的道理。这种经验往往被误解为是学习感悟得到的定律和定论,而时间环境一旦发生变迁,发现它们其实绝有很大的局限性。当然不能否定经验的价值,而是要更多地思考和实行如何参考这些经验,最终达到”道理”的最高层次。虚心,严格,坚持和刻苦。

自逻辑之观点言之,一哲学包有两部分:即其最终的断案,与其所以得此断案之根据,即此断案之前提。一哲学之断案固须是真的,然非断案是真即可了事。对于宇宙人生,例如神之存在及灵魂有无之问题,普通人大都各有见解;其见解或与专门哲学家之见解无异。但普通人之见解乃自传说,或直觉得来,普通人只知其所持之见解,而不能以理论说明何须持之。专门哲学家则不然,彼不但持一见解,而对于所以持此见解之理由,必有说明。彼不断有断案,且有前提。以比喻言之,普通人跳进其所持之见解;而专门哲学家,则走进其所持之间见解。(评论)“跳”和“走”这两个字用得精辟,即呼应了上篇哲学方法当以严刻态度求之,又指出普通人与哲学家不同的思想方式。故哲学乃理智之产物;哲学家欲成立道理,必以论证证明其所成立。荀子所谓“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孟子曰“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辩即以论证攻击他人之非,证明自己之是;因明家所谓显正催邪是也。盖欲立一哲学的道理以主张一事,与实行一事不同。实行不辩,则缄默即可;欲立一哲学的道理,谓不辩为是,则非大辩不可;即辩则未有不依逻辑之方法者。其辩中或有逻辑的谬误,然此乃能用逻辑之程度之高下问题,非用不用逻辑之问题也。(评论)好一个运用逻辑之高下!辩是理清和检查逻辑重要过程。

《论语》云“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此一语即指出后来义理之学所研究之对象之二部分。其研究天道之部分,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的宇宙论。其研究性命之部分,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人生论。惟西洋哲学方法论之部分,在中国思想史之子学时代,尚讨论及之;宋明而后,无研究者。自另一方面言之,此后义理之学,亦有方法论。即所讲“为学之方”是也。不过此方法论所讲,非求知识之方法,乃修养之方法;非所以求真,乃所以求善之方法。(评论)求善不求真。

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在其论证方面,比西洋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此点亦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所谓“乃折枝之类…非携泰山以超北海之类”(《游褒禅山记)也。盖中国哲学家多未有以知识之自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不但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也,即直接能为人增进幸福之知识,中国哲学家亦只愿实行之以增进人之幸福(上文所示的实行和哲学是两码事,修身求善是实行的一种具体表现),而不愿空言讨论之(空谈误国?),所谓“吾所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名也”。故中国人向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多讲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即“立德”,“外王”即”立功“。其最高理想,即实有圣人之德,实举圣人之业,成所谓圣王,即柏拉图所谓哲学王者。至于不能实举帝王之业,以推行其圣人之道,不得已然后退而立言。故著书立说,中国哲学家视之,乃最倒霉之事,不得已而后为之。故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之哲学书,比较少数。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成书即随便,故其道理虽足自立,而所以扶持此道理之议论,往往失于简单零碎(逻辑应用程度?),此亦不必讳言也。按中国古代用以书写之竹简,极为夯重。因竹简之夯重,故著书立说务求简短,往往仅将其结论写出。及此办法,成为风尚,后之作者,虽已不受此限制,而亦因仍不改,此亦可备一说。

总之,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而不注重人只有什么(短视?)。如人是圣人,即毫无知识亦是圣人;如人是恶人,即有无限知识亦是恶人。王阳明以精金喻圣人,以为只须成色精纯,即是圣人;至于知识才能,则虽有大小不同,分量不同,然其为精金一也。金之成色,属于“是什么”之方面;至其分量,则属于“有什么”方面。中国人重“是什么”而不重“有什么”,故不重知识。中国仅有科学萌芽,而无正式的科学,其理由一部分就在于此。(这是一种短视,还是一种有意的忽视?)

中国哲学已未以知识问题为哲学最重要的问题。其所以,固由于中国哲学家不喜为知识求知识,然亦以中国哲学迄未显著地将个人与宇宙分而为二也。西洋近代史中,一最重要的事,即是“我”之自觉(谢谢大家/谢谢各位)。“我”已自觉之后,“我”的世界即中分为二:“我”与“非我”。“我”是主观的,“我”之外客观的世界,皆“非我”也。“我”和“非我”既分,于是主观客观之间,乃有不可逾越之鸿沟,于是”我“如何能知“非我”之问题,乃随之而生,于是知识论乃成为西洋哲学中之一重要部分。在中国人之思想中,迄未显著地有“我”之自觉,故亦未显著地将“我”与“非我”分开,故知识问题未成为中国哲学上之大问题。(一、中国哲学家不喜欢研究方法论;二、中国的“我”和“非我”没有显著划分)

哲学家不辩论则已,辩论必用逻辑。然以中国哲学家多未竭全力以立言,故除一起即灭(一时兴起马上寂灭)之所谓名家者之外,亦少人有意识地将思想辩论之程序及方法之自身,提出研究。故知识论之第二部,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中国哲学家,又以特别注重人事之故,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故上列哲学中之各部分,西洋哲学于每部皆有极发达之学说(宇宙/人生/方法)而中国哲学,则未能每部皆然也。不过因中国哲学家注重“内圣”之道,故所讲修养之方法(《朱子家训》),即所谓“为学之方”,极为详尽。此虽或未可以哲学名之,然在此方面中国实甚有贡献也。

凡真正的哲学系统,皆如枝叶扶疏之树,其中各部,皆首尾贯彻,打成一片。如一树虽有枝叶树干各部分,然其自身自是整个的也。威廉詹姆士谓哲学家各有其见”vision”,又皆以“见”为根本意思,以之适用于各方面;适用愈广,系统愈大。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其实名大哲学系统,皆有其一以贯之。黄梨洲曰“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得力处,亦是学者之人入门处。天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如果约之使其在我?故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无头绪之乱丝也。学者而不能得其人之宗旨,即读其书,亦犹张骞初至大夏,不能得月氏要领也。杜牧之曰:丸之走盘,横斜圆直,不可尽知;其必可知者,知是丸不能出于盘也。夫宗旨亦若是而已矣。”

威廉詹姆士谓:若宇宙之一方面,引起一哲学家之有所蔽,正因其所见。惟其如此,所以大哲学家之思想,不但皆为整个的,而且各有其特别精神和特别面目。中国哲学家陆懋德在《周秦哲学史》中说“吾国哲学略于方法阻止,近人多以此为病,不知吾国哲学之精神,即在于此。盖哲学之微言大义,非从悟入不可…文字所以载道,而道且在文字之外,遑论组织?遑论方法?”冯友兰认为“吾人亦非不重视觉悟,特觉悟所得,乃是一种经验,不是一种学问,不是哲学。哲学必须是以语言文字表出之道理。道虽或在语言文字之外,而哲学必在语言文字之中。犹之科学所说之事物,亦在语言文字之外;然此等事物,只是事物,不是科学;语言文字所标之原理公式等,方是科学。依此原理公式所做成之事物,例如各种工业产品,亦是东西,不是科学。”看来中国思想历史上,对直观经验和学问区别的论战一直都有之,而且前者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略占上风。

中国哲学家之书,较少精心结撰,首尾贯串者,故论者多谓中国哲学无系统。然所谓系统有二:即形式上的系统和实质上的系统。此两者并无连带的关系。中国哲学家的哲学,虽无形式上的系统;但如谓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则等于谓中国哲学家之哲学不成东西,中国无哲学。形式上的系统,希腊较古哲学亦无有。一个哲学家之哲学,若可称为哲学,则必须有实质的系统。所谓哲学系统之系统,即指一个哲学之实质的系统也。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形式上的系统,虽不如西洋哲学家;但实质上的系统,则同有也。讲哲学史之一要义,即是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中,找出实质的系统。

哲学家之哲学,与其自己之人格(性情气质经验等之总名)或个性有很大关系。盖一切哲学问题,比于各科学上之问题,性质皆较广泛,吾人对之尚不能做完全客观的研究。故其解决多有待于哲学家之主观的思考及其“见”。故科学之理论,可以成为天下所承认之公言,而一家之哲学则只能成为一家之言也。威廉詹姆士谓:依哲学家之性情气质,可将其分为二类:一为软心的哲学家;其心既软,不忍将宇宙间有价值的事物归纳于无价值者,故其哲学是唯心论的,宗教的,自由意志论的,一元论的。一为硬心的哲学家;其心既硬,不惜下一狠手,将宇宙间有价值的事物概归纳于无价值者,故其哲学是唯物论的,非宗教的,定命论的,多元论的。海佛定亦谓哲学中诸问题皆在吾人知识之边境上,为精确的方法所不能及之地,故研究者的人格,乃决定其思想之方向,而或不自知。不特此也,有时哲学中一问题的发生,或正以其研究者之人格为先决条件。有些思想,只能在某种心理状况中发生。其次则研究者所引以为解决问题的根据,于其解决问题,亦有关系。故吾人对一人之哲学,作历史的研究时,须注意与其时代之情势,及各方面之思想状况。此皆研究哲学史者所宜注意者也。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评论)了解一个哲学家的哲学,必须知道其人格及时代背景。现在中国的计算机系统思想源自国外,而几乎所有人都只重技艺,而无视其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这和孟子所说的“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是多么的相似啊。

读《战时笔记》的一些感想

2011年4月20日 没有评论

这本小册子包括维特根斯坦在从军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笔记。从开始时对军旅的新奇,到对战争的恐惧和厌烦,维特根斯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每天的军旅生活和感想。在与一群“卑鄙的人”同事的单调乏味的工作中,他日益变得苦闷和彷徨。然而他每天抽空进行哲学思考,并从中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和坚持下去的信念。世界上非常有天赋的,思维敏捷的人数很多,而同时又能坚持不懈努力和忍耐孤独寂寞的人却是极其少数。只有这些人才能拥有真正光芒四射的思想和卓越的见识。维特根斯坦就是其中之一。我的学习方法应该有所改变了,不能一味放任思想犹如天马行空一般(有时酣畅,但回头总结时往往发现陷入空洞和单调之中)。我需要拟制长期的计划,并且确定时间和精力可以企及的较高的目标,然后再去认真去执行和潜心研究。之前没有这样做,或许因为心里存在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导致在行动上选择了一种放任自我的逃避方式。对我而言,信马由缰的状态将很可能导致在短期内出现自我厌倦甚至是弃世的心理。我要做的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必须要调整思路了。

泛印度历史概要

2011年4月15日 没有评论

斟酌了半天才选用“泛印度”这个词做为标题。现今的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它的西北面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传统死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东北面与中国和尼泊尔接壤,东面毗邻孟加拉国。印度南部海岸线较长,东南部的马拉尔湾将印度和斯里兰卡分开。本文的“泛印度”指南亚次大陆上印度文明所辐射的地理区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阿富汗南部的小部分,不包括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这不是一篇历史纪年体的文章,我希望把它做为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讲述。

故事从1972年1月孟加拉国成立开始。该国在1971年的名称叫做“东巴基斯坦”,和相隔近2000公里的“西巴基斯坦”同属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47年的《蒙巴顿法案》将英属印度主要拆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其中西孟加拉划归印度,而东孟加拉划归巴基斯坦。拆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根据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信仰分布。对巴基斯坦来说,本国的国民想从东部到西部,或者从西部到东部,都不得不穿过他国的国境线,即必须得先出国才能“回国”;对印度来说,东西两面被不友好的国家夹围,肯定是很不好过的事情。印度人不断暗中支持东巴基斯坦的反对势力,同时争取到苏联人的支持,终于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武力占领了巴基斯坦的东部,并在当地成立了孟加拉国。这无疑是对巴基斯坦的羞辱,两国之间的大小冲突频繁,仇恨不断加深。

这里要再提一下统治印度近200年的英国老爷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英帝国即开始迅速衰落。随着二战后各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意识强烈觉醒,大英帝国发现自己无力阻止印度独立的大趋势。为了还能从殖民地上再获得更多一点,或者说最后一点利益,他们做出的拆分印度的决议,可谓是用心良苦: 以保护信仰为借口,划分两个敌对的国家,英国可以在两者的冲突中继续获利。英国人的龌龊念头着实有些对不起在大战中全力支持英军的印度人,而当时英属印度也不得不在当时国际大势下按英国人的方案划分为几个国家。印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拥有大片肥沃的土壤和资源,人口密度世界第一,文化也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之一,为什么看上去这样强大的一个国家或地区,会受制于人数远少于自己的英国,且被统治达两百年之久?

英国经过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当英国人在十八世纪初到达印度时,南亚大陆的主人是莫卧尔王朝,这个王朝是成吉思汗的突厥后裔在十六世纪创建的。伟大的阿克巴大帝就是莫卧尔时期的人物,著名的泰姬陵也是该期间的重要建筑之一。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信奉伊斯兰教,对于大多数信封印度教的底层民宗采取了怀柔的宗教政策。和历史中很多古老的朝代一样,经历过一些开明的君主治理达到巅峰后,王朝在后期开始走向衰落,末代的君主们改用高压政策镇压印度教徒,导致了印度教徒接二连三的大起义,使得王朝的根基出现松动。这里说说南亚次大陆的地形特征,西部的印度河和东向的恒河平原所形成的丁字形区域富饶肥沃,而在印度南部的地形则以山地和高地为主。东西走向的温迪亚山脉挡住了季风,所以这些区域相对来说较为贫瘠。历代印度的统治者对于南部的区域也是不甚重视。最早到达印度的欧洲人是葡萄牙人和法国人,他们就是在南部的海岸线上建立了几个的据点并建立了小规模的殖民地。被国内事务拖得疲于奔命的莫卧儿王朝已无暇顾及这些外来的侵入力量。早期的欧洲殖民者为了自己的利益,用金钱和先进的武器诱惑和贿赂一些土邦。通过挑拨这些土邦之间的战争,以及土邦和莫卧儿王朝的冲突,欧洲人不仅逐渐扩大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且获得了极其丰厚的经济利益。迟到的英国人在这方面的技巧更为高明,而且运气更好,赶走了竞争对手法国人,最终成为南亚的新统治者。印度的宗教矛盾冲突,使得英国人获得了历史性的机遇。那么这个矛盾是何时产生的,怎样产生的呢?

再看看古代印度的邻国们。(现今巴基斯坦)左侧是巨大的兴都库什山脉,成为阿富汗通向印度的天然屏障。阿富汗是典型的内陆国家,大部分都是非常干燥的地区,淡水资源极其稀缺,而且可用于农耕的土地极少。阿富汗的左侧是伊朗,伊朗地貌大多是高原和山脉,只有在东部非常小的一块地方宜于农业耕作。再往西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两河流域。这才有了相对较多的农田和绿洲。雅利安人起源于今天俄罗斯南部乌拉尔山脉一个非常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最开始向小亚细亚迁移。其中的一部分人留在小亚细亚(两河流域),一部分向东欧迁移。在东欧的雅利安人又有一部分继续向西欧行进,还有一部分人进入了现在的伊朗高原,建立了强大的米底帝国和波斯帝国,被成为米底人或者波斯人。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们显然不能满足于地理条件恶劣的伊朗高原,于是他们开始向东继续寻找新的水源和牧场。大概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伊朗雅利安人到达了印度河流域,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肥沃的土壤深深吸引他们。雅利安人花了大约600年的时间将原著民赶走,后来雅利安人继续向恒河流域推进,在北部的印度形成很多小型的城邦(印度的十六雄国时代)。此时雅利安人信奉的原始的萨满教,开始逐渐与印度本土的婆罗门教融合并形成新的宗教,并提出了种姓制度的社会分级。此时印度各地的精神思想非常丰富,出现了佛教和耆那教等反对婆罗门教的新宗教思想。

印度雅利安人的好景不长,看上这片肥沃土地的人还有很多,征服者们纷纷接踵而至。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就在这个时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皇帝之一亚历山大一世横空出世,他不仅征服了整个希腊诸城邦,而且兵峰横扫小亚细亚,接下来彻底打败了波斯人,并顺着当年大流士进军印度的路线长驱直入进入了印度。传说是他的部队实在厌倦了战争不愿继续前进才停止下来。马其顿王朝也是昙花一现,帝国军队无法控制幅员辽阔的领土。著名的孔雀王朝清除了希腊人在印度的势力,并在阿育王时期将帝国的疆土开拓到最大范围(除了最南端部分区域外)。孔雀王朝后印度又分裂为许多国家,同时受到各外族的不断侵袭。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号称世界四大古典帝国之一的贵霜帝国,再次征服和统一了北部的印度。贵霜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月氏部族,因为受到匈奴的威胁,所以西迁至塔吉克和印度恒河流域。孔雀王朝时将佛教定位国教,而贵霜帝国时各位皇帝分别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选择了佛教和婆罗门教。佛教就是在贵霜帝国时期传入中国。

贵霜帝国经过几个世纪的兴盛后,被笈多王朝取代。笈多王朝是北部印度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会的重要时期,该时期科学和文化得到非常迅猛的发展。笈多王朝的后期,伊斯兰力量变得十分强大,他们不断发动对印度的征服战争。笈多王朝再次分为诸多小国,这些小国在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指挥下,无法与强大的伊斯兰势力抗衡,最后不得不臣服于外族统治者。印度第一个伊斯兰帝国是德里苏丹国,是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德里苏丹国时期伊斯兰教在印度开始广泛流行。由于统治者苏丹执行较为宽松的宗教政策,所以该时期其他宗教(比如印度教)在底层民众仍能得以保留。突厥人实行落后的奴隶制,可能导致底层民众的憎恶和怨恨。这也为将来激烈的宗教斗争埋下了伏笔。

回到开头所述,到了莫卧儿王朝的后期,执政者的野蛮无能加剧了国内十分激烈的宗教矛盾,给了英国人可趁之机。我认为南亚的地理位置很大程度影响和决定了印度的历史。缺乏农田的西亚和中亚征服者们,一次次把目光投向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富饶资源,使得它屡次被外族征服。而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最为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也同时诞生于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