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文章标签 ‘毋必’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37

2011年7月20日 没有评论

《子罕》,取自该章首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并非人名,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论语.子罕》有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书集注》曰:“绝,无之尽者(极致的无)。毋,《史记》作“无”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执滞也。我,私己也。四者相为终始,起于意,遂于必,留于固,而成于我也。盖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后,至于我又生意,则物欲牵引,循环不穷矣。”我的理解是,意即最初萌发的想法和念头;必,下定决心去达成此事;固,在实现的过程中坚持不放弃;我,欲望的不断膨胀。无论私意或其它“非私意”,都是在意必固我依次并循环前进的,而且做成某件事情也必须按照这个顺序来进行(规划,计划,执行,总结)。为什么圣人要绝此四者呢?

我的理解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是希望人们在这四个过程中依照儒家思想的大框架去认真分析形势并进行调整,而不要不加思索,或违背该标准去做事情。孔子一直提倡“真性情之流露”,那么首先什么是人们的真实想法?什么样的想法才叫真实?只有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定义“真性情之流露”。我认为脑海中突然一闪而现的念头,不应该称为想法(狭义的想法)。这种念头,往往未经认真思考,没有参考和评估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原始思想。我不否认它的真实性,这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念头。但是这就是“真性情之流露”吗?我觉得是“真实存在的原始思想”更为贴切。人的大脑是个非常复杂的机体,一旦产生某种念头,跟着会有诸单元对此念头进行分析。这些分析单元又得从记忆单元中取出经验来做参考,这个经验即包括对事情的评估和预测种种加工,这种加工或多次加工后形成的结果,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想法。“真念头”即使流露出来,也不得不在后面某时间点再次进入前述加工阶段形成想法,而“真想法”是可以能指导自己付诸行动的东西。人的禀赋不同,大脑所产生的念头也是千奇百怪,那么什么是真性情呢?念头可以不一样,但是加工的环节是可以有部分相似的。比如分析的方法可以通过平时的训练养成,参考的经验(社会道德体系,科学知识等)可以通过日常学习积累,最终的结果即为想法,想法即为“性情”之体现。我陷入了一个更奇怪的问题,性情有真假之分吗?同是经过真实大脑处理所得的结果,以什么标准来判定孰真孰假?我们有时说某人“很假”,参考的是个人立场的道德评判体系;而站在这位被指着“很假”的某君立场上,他的“假”也是实存的真了。类似,孔子所言“真性情之流露”的“真”,是需要符合儒家标准的。也就是说,加工单元和参考单元必须要有某些标准的儒家思想模块,这样出来的结果才能被算成是“真”。又比如,将一张房屋的图纸比做最初的“念头”,经过施工队(大脑)加工后,得到的建筑是想法。如果这个施工队是个野鸡班子,做出一栋只有正常比例的一半的“小房子”,这个房子是真实存在的不假,可是这样的房子能真正的满足人们的居住吗?所以孔老师就说,施工队要规范化(本文开头所引述的“四绝”即是施工队规范的具体描述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尽量保证做出来的房子是正常比例,而且能让人们去居住的。这里的真,就比较接近广义上的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