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文章标签 ‘公输班’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45

2011年8月23日 没有评论

《墨子》现存五十三篇,由墨子和各代门徒逐渐增补而成,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其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一般称为《墨经》或《墨辩》。《墨经》六篇着重阐述认识论和逻辑学,在逻辑史上被称为后期墨家逻辑或墨辩逻辑(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另两个为古希腊的逻辑体系和佛教的因明学);其中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天文学、几何光学和静力学。我的书架上的那本《墨子》,购于九年前初到深圳之时,可从未翻阅过;且历经搬迁,书本保管不善,扉页有些发黄,实在惭愧。正值哲学史讲及墨子,此书亦为重要参考书,需在近期安排时间通读。战国后期游学之风极盛,诵习简编,求简练易记,所以各家作“经”。墨家有《墨经》,《荀子》中引有《道经》,《韩非子》中有《内外储说》之经(分为《内储说》和《外储说》)。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中认为,若战国前期,则尚无此体裁之著作也。古书之为私人著作者,据现在所知,最早为《论语》。《论语》为记言体,其记言体又极简约。及《孟子》《庄子》书,遂由简约的记言进而为铺排的记言,更有设寓的记言,此乃战国诸子文体之初步。及此以后,则有舍去记言之体而据题抒论者,如《荀子》之一部分是也。舍记言体而据题为论,此乃战国诸子文体演进之第二步(傅斯年)。《墨子》中的《大取》,《小取》篇皆为据题抒论之著述体裁,亦非墨子时代所有也。孟子说过天下思想,杨朱和墨子各占一半,那么这两种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体现在哪些地方?它们为什么会被儒学从显学的位置上给拉了下来?这是后面阅读中需要留意的地方。

《墨子.非攻上》有云: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音使)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义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音就)取人牛马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裳,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牛马。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此以此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之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把人类自私虚伪的本性暴露无遗,纵观两千多年前来世界历史,何尝有过变化?这或许不是天性,但是在时刻充满竞争的大自然中生存,没有自私和虚伪也是不行的。古代思想家们或许已经意识到这点,既然不能彻底消灭它们,就只能努力相互妥协了。

较为有名的墨子见公输班,虽然墨子在沙盘上九次击败了公输班,但是我不认为楚王是因为这个原因放弃进攻宋国。墨子来的主要用意是告诉楚王,宋国已经有了防备,楚国的胜算并不大;并有意无意地利用与公输班的游戏,给楚王一个解散集结完毕大军的台阶。楚王也是明白人,既然发兵占不了什么便宜,就顺水推舟放弃进攻;给墨子一个大大的情面,避免以后与那些不怕死,组织严密的墨家弟子们为敌,也给自己博得尊重贤者的好名声。即使公输班赢得沙盘游戏,楚王在得知宋国有所防备后也不一定会出兵。我们木匠家的祖师爷,在这次的事件中只是一个政治工具而已,并不对结果产生任何影响。